《电子科技》
“中华神盾”舰主战雷达装备“海之星”是世界首部列装的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资料图片)
LED飞行模拟训练器。(资料图片)
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十四所小红楼。(资料图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在发展过程中,十四所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先后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中承担关键任务。与此同时,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要求,十四所积极走军民复合式发展、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覆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集团化研究所。
辽阔天空,它们为战机擦亮战鹰之眼;苍茫大海,它们护航军舰走向深蓝;浩瀚宇宙,它们护送卫星进入轨道。它们轻松“撕掉”隐身飞机的外衣,它们从“星”的高度俯瞰祖国高山大漠……雷达,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并测量其位置的设备,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千里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简称十四所)作为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是我国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也是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引领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们秉持“科技报国、电子强军”的坚定信念,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实现了中国雷达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伟大跨越。
精准探测空间信息
北方,某大山深处一面足有两个半篮球场大的斜坡上,一个迷彩斑斓的庞然大物伫立了40多年。这部由十四所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部大型超远程相控阵雷达有8层楼高,所探测到的信息以精确、快捷的高确信度为国家重要空间信息的预测和对外发布赢得了国际赞誉。
研发过程耗时整整8年,作为技术负责人的贲德院士至今记得这部雷达诞生的不易。“基地海拔1500米,夏天山洞里潮湿闷热;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山沟里的风吹到脸上,像针扎上去一样疼……”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部大型预警相控阵雷达。
这部新型雷达可以探测几千公里以外的空中目标并保证绝不漏警,它对“明察秋毫”的要求大大超过了以往所有的国产“天眼”。这个装备完成了多次对空间目标的观察、跟踪、编目等国家科学实验任务,还成功跟踪了某国核动力卫星陨落的全过程,并准确预报了陨落的时间和地点。
贲德院士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经过这次实践,十四所人认清一个道理,关乎国家安全命脉的国防军工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条道路可走,任何依赖进口、依赖合作、依赖援助的思想都没有出路。
1979年,刚从相控阵雷达基地归来的十四所团队再次接受了研制PD(脉冲多普勒)雷达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仅有几个发达国家能研制先进机载火控雷达。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物质条件匮乏,大量关键核心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十四所曾寻求与西方国家联合研制相关技术,但最后对方却单方面撕毁合同。尽管技术上没有任何借鉴,却激发了大家的斗志,以贲德院士为首的十四所人立下军令状,“我们一定要争口气!”
“先简单,再全面,逐项突破”的研制思路大大加快了PD雷达的研制进度。在顺利解决PD雷达系统理论和设计后,团队研究了上百个课题,搞清了脉冲多普勒的原理。在适合国情的研制思路下进行了PD雷达的整机设计。
1989年底,机载PD火控雷达顺利通过鉴定。我国第一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雷达成功问世,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如今,十四所已具备国内最全谱系的机载火控雷达,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锤炼关键核心技术,十四所努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效掌握制空权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空警-2000预警机带领着庞大机群从天安门广场上空呼啸而过。这组机群凝聚着十四所人共同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国人的期待和骄傲,标志着我国几代人的预警机梦想在此刻实现。
作为空中多面手和力量倍增器,预警机是各国国防竞争的重点领域。如果说预警机是国防装备领域的一顶皇冠,那么预警雷达便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空警-2000预警机雷达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固态有源相控阵新体制,系统复杂,研制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