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
因为获得过的成就足够多,又足够有分量,我们一行在准备采访北京欣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敏学时,都以为面对的是一位行业老前辈,没想到见到的是一位年轻又非常有活力的企业家。
梁敏学今年刚满40岁,经20多年的专业学习与探索,已成为芯片细分领域的大咖。他率先推出了全球首个4K H.265软、硬件编码器,参与了安防行业非常重要的基础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国标代号:GB/T -2017,简称SVAC2.0)的制定,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超低功耗SVAC 2.0 安全AI芯片,并基于该芯片推出了符合GB 要求的C级安全智能摄像机及相关解决方案……
说起多年漫漫芯片研发之路,梁敏学说:“我的性格可能注定了要吃这碗饭,在日复一日写代码的过程中,体会并享受着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和价值。”
从打工到初创业
200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回升,在“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虽然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但这一年,“中国芯”的脉搏跳动变得极具生命力。
这一年,梁敏学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没有继续深造,而是走向工作岗位。“市场会告诉你,技术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能力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精进。”梁敏学谈到。
走出校门不久,梁敏学便主持设计完成了世界首个RMVB硬件解码IP,该IP后被Hantro采用。在芯片领域,刚毕业就完成了全球首创的研发设计,这在行业里很少见。“在清华求学的那四年,我就喜欢研究这些,没事就猫在那里搞开发。”梁敏学轻松自嘲地告诉我们。
工作两年后,梁敏学自立门户,创立了芯博媒体公司。
芯博媒体公司主打手机专用多媒体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其研发的多格式视频处理芯片广泛应用于功能手机市场。很快,梁敏学研发完成了全球首个超低功耗,低成本支持JPEG/MPEG4/RMVB/VCI/H.264等多格式的手机解码协处理芯片,成为当时行业细分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合作工厂的人并不知道,背双肩包,同他们吃住一起几个月的工程师竟是公司创始人。他低调的行事作风,谨慎的工作态度,让他掘得创业的第一桶金。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让他两次创业均踏上了行业的风口。
“梁总是典型的工作狂,时刻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创立第一家公司时,甚至几个月几个月的扎根在工厂。”欣博电子品牌策划总监王健姝告诉记者。
崭露头角起草行业标准
2010年,梁敏学受邀组建联发科多媒体与人工智能事业部。在担任联发科多媒体与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监期间,梁敏学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4K H.265软、硬件编码器。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SVAC技术标准是唯一一种专门用于安防视频监控领域的编解码技术,2015年,在《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SVAC标准)基础上,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公安部一所等单位就SVAC技术标准做修订,展开SVAC 2.0的制定工作,梁敏学以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行业权威性受邀在列,此刻,梁敏学敏感的看到了SVAC 2.0的广阔空间。
FR321
这几年安防视频信息随着网络传输的必要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重点体现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防篡改等功能的缺失,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带来的问题就是视频监控的数据基本处于“裸奔”状态,而这些视频中包含了海量的视频信息,信息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定威胁,必须要高度重视并采取行动。
除此之外,梁敏学介绍说:“在安全上,为了避免重蹈数据不流通以及被攻击的问题,需要有权威的部门出台专门的标准规范视频数据的相关格式和要求,目前符合要求的只有SVAC 2.0,既解决安全问题又能保障数据的互联互通。”
起草这一标准的意义在哪里呢?
“一方面,国际上H.264/H.265知识产权不全部掌握在国人手中,部分知识产权收费,这使得国内厂商生产产品时会牵涉到非常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智慧安防建设这么大的规模,如果没有属于自有的视频编解码标准是很危险的事情。SVAC解决的不仅仅是专利问题,同时也是国家信息安全问题。”梁敏学谈到。
SVAC标准的制定,实现了我国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信息安全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日后更好服务智慧城市提前打好了“地基”。
成功研发出安全AI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