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
TMC,IEEE TCOM,IEEE TWC,ICC,GLOBECOM,电子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篇。
苏健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位80后科研学者,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年轻有为。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国际计算机协会会员、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青年专技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担任Journal on Internet of Things杂志副主编,长峰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
苏健研究的领域涉及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反向散射通信技术、新型传感器网络等。曾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教职工共产党员”、“龙山学者”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以及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等。在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oN,IEEE
理想之变
苏健谈起自己人生的选择时,眼睛里闪着笑意。他的求学经历中曾有过小小的坎坷。中学时,曾考虑选择文科,成为一名作家的想法,后来到高考时,苏健的思想发生了转变,高考结束后,果断报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当时这个专业比较热门,在进入学科学习后,他对一些专业课程,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设计等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科毕业后,他意识到自己本科阶段的学习比较广泛,学习深度不足,于是工作一年后,他果断地选择了读研,顺利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此期间,他初步接触并从事了一些科研工作,此后,激起他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并更加坚定了他开展科学研究的决心。硕士毕业,他果断选择了攻读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物联网和RFID相关电子产品的开发,协议设计、性能分析与测试等工作。他敏锐的觉察到在自己求学的时期,物联网行业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因此,他一直坚持在物联网相关领域开展学习和科研攻关等相关工作。
苏健说,他的研究方向既包含理论部分还有应用部分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现在国内有许多从事物联网行业的公司,他们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科研攻关解决,鉴于这种现状,苏健在博士毕业后,虽然在高校一直到从事高等教育,但科研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始终围绕着物联网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即使他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两所国际高水平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他研究的方向也紧紧地与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坚持不懈使得他在专业研究方面走向了纵深。
理想的变化,让人生规划发生质的改变。苏健的选择是成功的,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严谨治学、勤奋钻研,这为他创新科研,取得一流成果奠定了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设法攻关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终究会化为研究成果。
起初,苏健在科研道路上也遇到过困难,他觉得无从下手,没有头绪。面对这种情况,他并没有慌乱。而给自己吃下“定心丸”,决不能自乱阵脚。他用不同的方式尝试着去研究,有时通过自己去查资料,有时与同事进行研究讨论,遇到没有文献资料可查自己又没有碰到过的情况时,他就做出自己的判断,坚持向前发展。
担任长峰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科技部主任的苏健,把研究重心定在了RFID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上。RFID是一种短距无线通信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技术之一。在RFID应用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复杂场景中货物漏检/漏读问题,解决方案就是设计有效可靠的多标签防碰撞协议。他从技术层面分析情况,提升RFID读写器的识别性能,与公司合作研制出了识别率高、漏读率低的UHF RFID读写器,年销售产值收益600多万元, 2013年国家制定了UHF RFID国家标准GB/T -2013,他们随即开发了符合国家标准的RFID读写器相关产品。
湖北宇弘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有一套基于UHF RFID的物流系统,就是苏健带领团队人员设法攻关研制开发的,这套系统已在公司内部进行了示范应用。当他了解到湖北宇弘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物流、生产线管理、防伪标识等方面对高性能超高频RFID读写设备技术及产品的广泛应用需求后,他研制了多协议高性能超高频RFID读写模块、固定式/手持式读写设备以及高增益圆极化天线等5种核心产品,搭建UHF RFID读写设备产品性能测试平台,开发多协议超高频RFID读写设备等产品在智能物流、生产线管理、防伪标识等系统中的集成应用方案。通过项目技术成果转化与市场拓展,实现了新增产值超过815万元,利税超过200万元。为企业、高校、为社会培养了6名UHF 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创新型人才,并形成了一支专业从事UHF RFID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技术团队。